广西推进秸秆产业化利用 变“生态包袱”为“绿色财富”

近日,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,近年来,广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农用优先、多措并举,通过推进秸秆科学还田、建设完善收储体系、提升秸秆加工水平、扶持发展规模化产业等方式,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向规模化、产业化发展,有力促进农民增收,将“生态包袱”转变成了“绿色财富”。

针对水稻秸秆直接还田腐熟分解时间长,还田过量处理不当还会导致作物黄苗、死苗、减产等技术难题,广西大力发展创新推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,2021年至今,全区共建成单个规模100亩以上的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循环培肥示范区超过300个,核心示范面积超过24万亩。通过秸秆还田技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、培肥地力,作物增产幅度达6%—15%,每亩可节约化肥成本150元左右。

为保障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产业前端供应,广西聚焦秸秆离田收储,扶持、引导农村能人、企业、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立秸秆离田收储队伍、建设标准化收储站点、探索建立“秸秆收储主体+村集体+农户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不断提高秸秆离田收储能力、扩大收储覆盖面。形成了岑溪市“秸秆置换有机肥”模式、横州市“自然村有堆放点、行政村有收储站、乡镇有收储中心、县有规模化利用企业”的层级式收储利用体系、柳城县“一点对多源、多点对多源”的秸秆“点—线—面”收储运机制、青秀区“种植(回收)+加工+销售+配送”模式等典型秸秆收储模式。

广西还坚持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的原则,指导各地根据作物类型、资源分布特点、当地利用习惯等,选择适合的秸秆加工处理方式、改进秸秆加工转化工艺,提高秸秆加工水平、提升秸秆产品附加值。针对水稻、玉米等秸秆,通过揉丝、青贮、制作颗粒饲料等技术,加工秸秆饲料产品。如横州四通牧业有限公司加工的粉状、颗粒状秸秆精制饲料,每吨售价可达1000—1200元,比普通青贮饲料价格高出2—3倍。对蔗叶秸秆,主要采用生物质发电和加工固化成型燃料等方式实现增值。如来宾富乔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秸秆颗粒燃料,每吨售价可达700—800元,比未经加工直接售卖的秸秆每吨250元左右的售价,提高了3倍左右。

广西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各地立足本地优势产业,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规模化、产业化利用,基本形成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,燃料化、肥料化等利用方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利用格局,打造了一批年产值千万元甚至亿元的高值化利用产业。如都安县大力发展秸秆畜禽养殖产业,年产值超过20亿元;广西崇左得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展秸秆生物质发电,年发电量8500万度,实现经济价值3500万元以上;广西粟丰肥业有限公司,发展熟化固体畜禽粪便+秸秆+微生物发酵堆沤有机肥产业,年产值超过4500万元;罗城县大力发展秸秆制基料种植食用菌产业,年产值达1.5亿元以上。

本文转载自: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